宙斯租号用法
日本金刚级驱逐舰简介
标准排水量:27500吨,改装后31720吨;
尺寸:长214.6米/宽28米/吃水8.38米,改装后长222米/宽31.7米/吃水9.6米
动力:36台油煤混烧锅炉锅炉,改装后8台重油专烧锅炉;主机功率64000马力,改装后136000马力;
航速:27.5节,改装后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改装后9800海里/18节;
武备:8门双联装35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6门(改装后14门)152毫米/50倍口径副炮;12门76毫米炮,改装后12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24门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改装后拆除);舰载机3架。
装甲:舷侧水线装甲带(最大)203毫米,甲板35-57毫米(改装后96-165毫米),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装后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装甲总重:6502吨(1913年),改装后10918吨(1936年)。
舰员:1221人-1118人
建造背景
[编辑本段]
1906年,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于向内阁提交了一份海军发展计划提案,要求近期建造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4艘。然而,刚刚经历过日俄战争的日本在财政上力不从心,无法一下子满足海军方面的要求。1907年3月18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先建造2艘战列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2艘战列舰(“河内”号、“摄津”号)于1909年如期开工,但建造装甲巡洋舰(“金刚”号)的计划却一直拖延没有开工。1910年,海军大臣斋藤实以组建“八八舰队”的名义,再次向内阁提交了扩充海军军备的提案。要求建造战列舰7艘,一等巡洋舰3艘,其它舰只41艘。1911年3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海军大臣以八八舰队的名义提交的海军军备的计划,决定中止原定的造舰计划,自1911年起,将历年的各项造舰预算项目以及节余的经费合并为“军备充实费、军舰制造费”,逐年拨款,每年拨款1.58亿元(旧日币单位),为期6年。其中批准了建造4艘装甲巡洋舰的预算(金刚、比睿、榛名、雾岛)。
旧日本海军历来特别重视舰队中的快速打击力量,于是决定效仿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建造的狮级战列巡洋舰优先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以引进技术为主要目的,日本海军决定将先期已批准预算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工的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建造,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到英国学习新型主力舰的制造技术。
设计与建造
[编辑本段]
金刚号具备英国式风格的长艏楼船型和高大的三脚桅。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配备八门由日本委托维克斯公司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研制期间对外称12英寸炮),该炮后来被日本引进在国内制造。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主炮炮塔布局与英国海军的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1、2号主炮塔呈背负式位于舰桥之前,3号主炮塔位于锅炉舱与主机舱之间,4号主炮塔位于主机舱之后的舰艉。防御装甲水平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金刚号的舰艏既非垂直型舰艏也不同于飞剪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形成日本军舰独特的“双曲线型舰艏”。
1913年8月金刚号完工返回日本。日本成为继英国、德国之后装备战列巡洋舰的国家。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大型主力舰。继金刚号在英国建造之后,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本土自行建造,其中榛名号、雾岛号是日本海军首次由民营船厂承建的大型主力舰。因为临近舰桥的1号烟囱产生排烟影响舰桥的问题,三艘舰将1号烟囱后移并加高,这是与在英国建造的金刚号外观上的不同之处。三舰于1915年4月前全部建成。日本海军对于战列巡洋舰的战术运用与英国海军有不同之处,主要担任在舰队主力决战之前袭击削弱敌方实力的鱼雷战队的核心领舰,必要时编入战列舰队协同作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日是同盟关系,英国海军看中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强大的火力,曾试图向日本租借金刚级用来对付德国海军,遭到日本的拒绝。
由战列巡洋舰改装成战列舰
[编辑本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金刚级开始改进弹药库的防护措施,在前桅增加用于观测、指挥的桅楼设施。 金刚级第一次现代化大改装从1923年开始,至1931年全部结束。首要目的是改善防御能力,增强水平防护,在主炮炮塔、弹药库、机舱上面增铺装甲板;为了解决水下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舰体防雷纵壁、舷侧防雷凸出部。改装锅炉,由于锅炉数目减少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前桅桅楼增设舰桥设施;利用3、4号主炮塔之间的空间搭载水上飞机。由于改装之后防御能力增强,最高航速降低至26节,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从1931年起正式改为战列舰。其中比睿号因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终止第一次改装(因其改装进度最晚),拆去一座主炮塔、部分动力设备,拆除舰体舷侧装甲带,改装成训练舰,后增加观礼设施,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因为日本海军序列中已经不在拥有战列巡洋舰这类军舰,所以1934年旧日本海军取消了战列巡洋舰(旧日本海军称为巡洋战舰)这个分类。
第二次大改装工程1933年8月开始,至1936年全部结束。更换了新型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大幅度增加,最高航速提高到30节,增加燃料装载量,提高续航距离;舰艉加长7.4米,这对增加浮力,减少航行时的阻力有明显效果;彻底改建前桅楼形成日本海军战列舰所特有的塔式舰桥,高大而结构复杂的舰桥是全舰的指挥中枢,其它上层建筑作了若干改进,并扩建后部舰桥;主炮最大仰角提高到43度,同时增强防空火力。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即将期满,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谈判,比睿号开始复原,进行了一次性改装,至1940年初完工,其塔式舰桥结构、外观与另三艘舰不同。
经过多次改装后,金刚级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高速战列舰。但是其致命的缺点——水平防御和垂直防御能力不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战争经历
[编辑本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舰龄、装备等方面看,金刚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中最老式的主力舰,归功于两次大动斧凿的大改装,金刚级航速较高,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多被编入机动舰队,掩护航空母舰。其它日本海军战列舰不是作为非到最后决战不得动用的王牌就是因为航速的限制或者过于老旧而很少出战,已有近30年舰龄的金刚级战列舰在日本所有战列舰中出动率是最高的,参加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大多数大规模海战。
1941年11月比睿、雾岛作为支持警戒部队编入航空母舰机动部队,于12月7日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金刚、榛名被派往东南亚支持入侵舰队作战。1942年3月4艘金刚级护卫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参加了扫荡印度洋海域英国海军的作战。1942年6月,榛名、雾岛与金刚、比睿分别编入机动部队与掩护部队参加了中途岛海战,海战以日军的惨败而告终,雾岛被美机投下的近失弹炸成轻伤。
中途岛海战之后,1942年8月美军在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攻占了日本工兵修建的飞机场。双方为争夺该岛在所罗门群岛周围海域展开了一系列海空战,4艘金刚级战列舰作为航空母舰的护卫支持部队参加作战行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美军控制的飞机场给日本海军造成严重威胁,10月13日夜间日本海军出动金刚、榛名炮击了该岛机场。11月13日日本海军出动比睿、雾岛准备再次炮击该岛机场,遭到美国海军拦截,损失了比睿号战列舰,这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15日凌晨雾岛号战列舰返回企图炮击机场,遭美军华盛顿号战列舰重创沉没。
1943年2月金刚、榛名返回本土,根据比睿、雾岛作战的经验教训加强了操舵装置的防护。1944年金刚、榛名再次接受改装加强防空火力。1944年6月金刚、榛名编入机动部队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日本海军在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中大败而归,榛名在空袭中受伤。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金刚、榛名编入第二舰队作战,均受伤。11月金刚号战列舰在返回日本本土途中被美海军潜艇击沉。最后一艘金刚级榛名号战列舰返回日本本土后,1945年在战争剩余的时间因燃油匮乏失去行动能力,舰上的副炮被拆除移到陆上炮台,7月遭到美军飞机轰炸坐沉锚地,战争结束后被解体。
中国当年为什么放弃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
中国海军自建立以来,从来没有准备过导弹巡洋舰,但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只差一步就将拥有那个时代最可怕的海上巨兽——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这中间发生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近日刊文描述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海军在舰载相控阵雷达,及远程舰空导弹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并着手研制052C型宙斯盾防空型驱逐舰。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又通过引进俄制“RLF-M”舰空导弹系统,研制了另一款051C型防空舰。对此外界认为这是为了在052C型舰成熟以前,尽快的获得有效、可靠的远程防空能力,同时利用“RLF-M”所具备的防御中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部署在北海舰队,以保卫中国的心脏,京津唐地区的安全。虽然这些分析不无道理,但对于051C型舰的异议早就存在。该舰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并不先进,引进的俄制“RLF-M”舰空导弹价格不菲。过小的排水量也并不适合搭载庞大的RLF-M舰空导弹系统。该舰缺乏整体布局,武器及雷达电子系统的配备及布置也并不合理,给人的印象是设计仓促,有临时拼凑的感觉。从051C型舰的研制过程,以及该舰的整体设计来看,中国海军引进RLF-M的初衷,显然并非为了研制一款过渡型的防空舰。
一、引进RLF-M的初衷并非为了研制051C型舰051C型首舰115舰,被证实直接采用了051B型2号舰的舰体,该舰的开工时间在167舰服役后不久,应该在97~98年期间。《汉和》认为:“因为并不满意051B型舰的防空能力,2号舰开工后进展缓慢,在达成购买S-300F防空导弹的合同后115才正式步入建造正轨"。确实中国海军不满意051B型舰仅装备近程点防御导弹,但此时的051B型2号舰完全可以选择“施基利”舰空导弹。
装备有俄制“施基利”中程舰空导弹的052B型舰,在2000年前后开始建造,引进“施基利”舰空导弹的协议必定在之前已经签订。051B型舰在舰体结构布局上和052B相似,非常适合搭载“施基利”舰空导弹,如果051B型舰也采用“施基利”舰空导弹,其整体战力完全能够达到052B型舰的水平,而且当时中国海军仅有两艘现代级装备中程舰空导弹,中国海军还非常缺乏中程区域防空能力。
《汉和》曾报道:051C“中华俄式神盾”的建造计划,在1999年开始同俄方进行积极讨论。基本的技术特征就是“RIF-M远程舰对空导弹上051B”,即所谓“利夫上旅海”。同年俄中双方设计规划了“TEMA 988”工程,也就是中方所称呼的051C导弹驱逐舰。”美国《信号》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有关中国051C旅洲级驱逐舰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在获得出口许可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雷达和显示器安装到051C型复杂的舰体上,但是舰体却缺乏减震措施,供电不足。”如果早在1999年就已经着手研制的051C型舰,俄罗斯应该提供了“RLF-M”的详细资料,中国在此之前也已经获得了RLF-M的原型,S300PMU1陆基防空导弹。对于“RLF-M”舰空导弹的各种设备,安装要求,电站所需功率等方面都应该有了充分了解,为何会出现缺乏减震措施,供电不足的问题呢?显然,之前中国海军于将051B型2号舰用于搭载“RLF-M”舰空导弹毫无准备。
文中还提到“……中国曾面临一堆复杂的问题,包括为了051C型舰从俄罗斯获得和整合其先进的海军技术,还有为了获得先进的AD型相控阵雷达所进行的大量艰苦的谈判……..” 作为一套完整的RLF-M舰空导弹系统,雷达是其中主要的一部分,既然同意出售“RLF-M”舰空导弹系统,为何还要为了雷达和俄罗斯进行艰苦的谈呢? 显然中国最初购买的“RLF-M”导弹系统并没有包括制导雷达,购买缺少制导雷达的RLF-M舰空导弹系统有何用处呢?答案只能在乌克兰号巡洋舰上可以找到。在乌克兰号巡洋舰上,已经安装了“RLF-M”舰空导弹系统的3R41“沃尔纳”相控阵火控雷达。
二, 引进“RLF—M”,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由于经济困难,乌克兰海军自身也没有装备这种大型舰艇必要,1996年,乌克兰准备出售已经接近完工的光荣级"乌克兰号"巡洋舰。从装备体制,购买力及战略需求来看,需要这种原苏联大型巡洋舰的无外乎三个国家,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苏联解体之后,作为原苏联的主体俄罗斯的国力急剧衰退,在国力上已经无法承担庞大的军费开支,自身也在抛售前苏联继承下来的大量武器装备,根本不可能购买这艘巡洋舰,即便之后提出有意购买,也仅仅是为了搅局,阻止其他国家获得。印度应该有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的意愿,但更加钟情于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印度海军的“维拉特”号航母不仅仅战力有限,而且已经到了退役期,一旦退役将无航母可用。印度海军显然不想失去以航母为中心的舰队作战能力,此时的俄罗斯正在极力向印度兜售“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如果印度购买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以及配套的米格29K舰载机,就很难再有经费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乌克兰非常清楚,印度只能借来作为抬高价格的托,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买主。按照乌俄两国1993年签署的政府间协定,事关苏联解体时未完工的大型项目的决定,由两国共同作出,而且乌克兰并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该舰的建造工作,因为舰上必须安装俄罗斯制造的武器。印度即便有意愿购买,俄罗斯也未必会让这笔买卖成功,从而影响自身军火的出售。
中国无论从装备体制,购买力和战略需求来看都是最符合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外界就已经盛传中国海军有意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不过之后由于瓦良格号航母的购买转移了外界的视线。经历了台海危机之后的中国海军,最希望获得的并非"瓦良格号"航母,而是“乌克兰号”巡洋舰。中国对于“瓦良格号”航母是否能建成服役并没有把握,而且也缺乏舰载机和使用经验,要形成战斗力更是遥遥无期,但"乌克兰号"巡洋舰却能使中国海军在短期内,拥有舰队远程防空能力和强大打击能力的利器。但中国要获得"乌克兰号"巡洋舰也同样需要俄罗斯的认可。
俄乌之间由于黑海舰队分家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租用问题结怨颇深,而且乌克兰一直采取西进政策,积极加入北约,试图摆脱俄罗斯的影响,使得乌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乌克兰号”巡洋舰的出售对象,是俄罗斯近年来军火出口的两个最大客户印度和中国,该舰的出售将影响到俄罗斯武器出口。乌克兰要想俄罗斯提供后续武器设备很难,唯一的可能是由中国说服俄罗斯,或者由中国向俄罗斯购买。凭借着快速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不断增长的军火贸易,1999年中国海军就“RLF-M”舰空导弹的引进和俄罗斯进行了接洽,同时也应该签署了大量武器装备的购买意向。2002年中国向俄罗斯续订了两艘现代级,八艘636型潜艇,以及一大批苏27战机。同年,中国和俄罗斯牵牛星设计局签订了购买“RLF-M”舰空导弹系统的合同,但合同中应该并没有包括制导雷达。
三、购买乌克兰号失败2002年11月15曰,在乌国防工业综合体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乌鲁斯基于表示,乌正式建议中国购买即将完工的“光荣”级“乌克兰”号巡洋舰,但是这笔买卖居然在此之后出现逆转。2003年第一期,《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同乌克兰购买光荣级巡洋舰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交价格大致在2亿─3.5亿美元之间亿美元之间,目前谈判的焦点集中在舰载直升机上。光荣级巡洋舰可载2-3架直升机,但俄罗斯使用的是卡-25型直升机,中国海军需要较新型的卡-27型直升机,因此,如果换成卡-27型直升机,就意味着要涨价大约1200万美元”。在外界看来,双方在价格上出现了分歧而导致了协议未能签订,但事实上,美国及其盟国对乌克兰的施压是最主要的原因,这种情况在中国购买瓦良格号航母,及以色列非尔康预警机时都曾出现过。当初正在期待美国和西方经济援助,和积极加入北约的乌克兰,对于来自美国及北约国家的巨大压力,是无法抗拒的。对美国而言,如果中国获得瓦良格号航母是远虑,那么中国购买乌克兰号巡洋舰无疑是近忧了。美国并不相信中国能续建瓦良格号航母,即便建成要形成战斗力,至少应该是十五年之后的事情,而且其战力和美国的航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中国一旦购得乌克兰号巡洋舰,2004年该舰就可能加入中国海军,并和现代级驱逐舰组成一支具有中远程防空能力,和强大反舰战力的俄式舰队,将给介入台海的美国航母舰队带来很大的威胁,也再不能像九十年中期台海危机那样,肆无忌惮的靠近中国近海。据说美国当初曾不惜购入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乌克兰号”来阻止中国获得。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对于中国获得该舰的担心,也可想而知会对乌克兰施加多大的压力。而且面临2004年总统选举的乌克兰总统,也希望得到美国和西方的支持,不可能在这时候得罪美国和西方国家,乌克兰号的购买就此以失败而告终。